黃金果的家鄉,是在遙遠的南美洲,神秘的亞馬遜河上游...屬於熱帶果樹。
台灣目前引進種植約已有20餘年,大部分種植於東部、南部地區,需種植於日照強地方相對較好種植。
黃金果非常脆弱易碰撞造成傷痕及害怕蟲蚊叮咬,
因此每顆在種植時都需進行套袋作業,且需人工一顆一顆採收擦拭及包裝才可出貨,
由於種植費工且難照顧,因此台灣種植數量並不多,市面上也非常稀少,是相當珍貴的水果。
黃金果果實呈圓形,成熟果實表皮光滑鮮豔,亮麗的金黃色外衣,果肉乳白色半透明狀,口感則像是在布丁一樣,帶有黏性的果肉,食用後嘴巴和嘴唇一點點黏黏的是因為富含膠質,甜度能達15度。
最佳食用方式
對半切後直接用湯匙挖取果肉食用,因黃金果表皮的膠質較多,用湯匙挖取果肉,不易吃到或接觸到表皮,也較不會覺得果實太過黏膩。